各种游说活动眼花缭乱,主题却都围绕台湾参与TPP。一方面,台湾方面强调TPP对台湾的重要性,表示台湾需要参与亚太区域经济合作、需要TPP。2014年10月31日,马英九接受美国《纽约时报》专访,诉说台湾在签署FTA或参与区域经济整合上中处于边缘化的不利地位,“成绩是非常落后”,出口产品中FTA涵盖的总量不到10%,远远落后于新加坡的70%,“后果就是我们在对外竞争上没办法享受比较平等的待遇,在出口国的市场占有率就会逐渐萎缩,对我们来讲,这是生死攸关的事,因为我们GDP的成长有70%要靠对外贸易”。而TPP现有12个成员与台湾的年贸易额约2000亿美元,占台对外贸易的35%左右,“重要性不言而喻”。〔3〕另一方面,马当局也强调台湾有其自身重要性,TPP和美国都需要台湾。2014年台美贸易总额达到622亿美元,比前年增加7.84%;台湾超越印度成为美国第10大贸易伙伴,马当局因此在对美游说中颇有底气。这一点在“驻美代表”沈吕巡的游说活动中得到充分体现,其在美国发行量最大的《今日美国报》上的文章《台湾属于自由贸易协定》声称,台湾如加入TPP,将为12个成员体额外带来780亿美元的经贸机会;台湾的地理位置、文化与对中国大陆的特殊了解,更是进入大中华市场的最佳跳板与门户;对美国来说,美国对台出口商品与台湾对美投资共为美国创造30万个工作机会,台湾参与TPP代表更多出口、市场管道与工作机会。因此,TPP少了台湾就难以全面整合区域,这有损美国利益,并缺乏效能。〔1〕
三、美国对台态度
由于现有TPP谈判尚未结束、新的扩容尚未开始,美台关系中台湾参与TPP的问题目前还是务虚大于务实,并不是奥巴马政府必须马上处理的问题。尽管如此,美国对台湾游说活动的回应、对现阶段双方经贸关系的处理,在一定意义上仍然可以作为观察指标和研究参考。
客观评估,马英九当局掀起的游说高潮产生了一定效果。台湾参与TPP议题进入了美国政界、战略界、经济界的视野,引发了一些讨论,出现了各种主张。以近期为例,2015年3月26日,乔治·华盛顿大学东亚研究中心举行了题为“TPP赢家或输家?台湾、邻国还是美国”的研讨会。威尔森中心资深东北亚研究员后藤志保子结合多国正纷纷表态参入中国倡导的亚投行,认为美国或可考虑在中国大陆之前,让台湾先行加入TPP。企业研究所研究员史剑道直言,台湾来来回回地游说没用,美国要解决的经贸问题很多,没人记得台湾说过什么话。他高度质疑台湾能否做好应对高标准TPP的准备,认为未来美国考虑下一轮TPP谈判时会问:台湾,你的最好出价是什么?布鲁金斯学会高级研究员、亚太经济问题专家索利斯分析,较之台湾,韩国加入TPP容易得多,届时经济结构类似的台湾会受到挤压。〔2〕
当前,美国存在一批支持台湾参加TPP的力量。2014年6月5日,台北市美国商会发表《2014台湾白皮书》,以“令人振奋的新契机”肯定台湾当局检讨现行法规政策的这一轮努力,强调台湾取得该会出版白皮书近二十年来最具建设性发展的一年,指出台湾应尽速加入TPP才不会陷于经济孤立。不仅如此,6月16-20日,在前任会长、现任执行长率领下,该商会组团拜访美国贸易代表署、国务院、商务部、卫生部、环保署、国会、智库,加入了台湾当局的游说队伍。2015年4月9日,商会会长范炘向马英九强调,确保台湾能加入TPP是目前商会的首要议题,未来必须要清楚地让外界了解台湾对法规松绑和确保法规符合国际标准与惯例所做的努力。在地方上,今年以来,南卡罗来纳、乔治亚、堪萨斯、肯塔基、阿肯色、南达科他、北达科他、罗德岛、明尼苏达、以及西维吉尼亚等十余州通过决议,表示支持台湾参加TPP。相关决议还送交美国国务卿克里。在国会,多名议员表示支持台湾参与TPP,众议院外交事务委员会主席罗伊斯、众议院国会“台湾连线”共同主席迪马里就是代表人物。就任该职务以来,罗伊斯连续三年访问台湾。2015年3月24日,结束访台不久的他联合其他议员会晤副贸易代表霍里曼,强调指出美方支持台湾加入TPP对台美关系相当重要,没有TPP,台湾经济必将落后,这也无益于美国。
当然,最关键的还是行政部门的立场。对此,国务院、贸易代表署、商务部均有表态。不但各部门口径相当一致,而且在不同时间、不同场合也基本没有出入。其要点包括:TPP是开放的经济合作组织,符合条件的经济体都有机会、有可能参加;欢迎台湾有参加的意愿;目前重点是推动现有成员达成协议,台湾参与问题留待日后决定;进入TPP不是美国单方可以决定的,台湾也需要与其他成员协商;TPP标准高,台湾要做好扩大开放的准备;美台可深化现有经济关系。〔1〕这些表态是中规中矩的制式发言,没有任何对台湾的拒绝和歧视,但也没有表达出对台湾有实质意义的支持。
奥巴马政府虚与委蛇、不做实质表态,固然是因为新一轮扩容进程远未开启。然而,美台经济关系的现状也可为此做出一定诠释。在贸易数字不断攀升的背后,围绕美国牛肉、猪肉对台湾的出口问题,双方经济关系并不顺畅,美国对台湾的不满也由来已久。台湾因为美国一度爆发疯牛病和牛肉中含有莱克多巴胺添加剂的问题而禁止美牛进口,导致美国中断双方最重要的经贸沟通管道TIFA。2012年3月,连任成功、已经提出参加TPP的马英九当局依据“安全容许、牛猪分离、强制标示、排除内脏”四大原则局部解禁,允许饲料添加一定数量莱克多巴胺的美牛进口。此举缓和了美台经济关系,换来美国恢复TIFA协商。但台湾仍禁止莱克多巴胺超标或添加其他类型瘦肉精的美牛,使用瘦肉精的美国猪肉,美牛头骨、脑、眼睛、脊髓、绞肉、内脏等进口。马当局对美国加强游说的同时,有意做出进一步让步。邓振中访美后,台湾拟准许骨髓、血管、头骨肉、面颊肉、食道肌与牛脂等6项牛杂碎进口,但在“立法院”强烈反弹下只好搁置。而原拟4月召开的年度TIFA会谈也遭美方搁置。在美国看来,目前被禁的美牛、美猪尽管贸易额有限,但却是台湾开放自身市场、与国际规则接轨、配合美国经贸战略的关键指标。这种政策思维不可避免地影响其对台湾参与TPP的态度。
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也令美国相当质疑台湾在对外经贸谈判中的信誉。《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议》2013年6月达成,但是迄今无法在“立法院”通过、付诸实施,未来甚至要面临“两岸协议监督条例”的审核。马英九第一任期,美国和台湾曾就美牛问题签署协议,但是遭到“立法院”否定。当时美国极为震怒,国务院、农业部、商务部、贸易代表署纷纷谴责台湾不讲谈判信誉。而《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议》在岛内的命运堪称美台牛肉协议的翻版。“太阳花学运”的爆发、蔓延及对两岸经贸关系所产生的实质影响,令美国大跌眼镜,深化了对台式“民粹”主义下台湾经贸谈判信誉的质疑。这也正是美国官方、战略界对“反服贸运动”不以为然甚至反对的原因所在。这种质疑同样影响着美国官方对台湾就TPP的一波波游说的态度。
奥巴马和马英九的余任都在进入倒计时,美国和台湾内部的选举都已经开始。围绕TPP问题,两位领导人在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而这两个目标又高度关联。未来,如果奥巴马成功取得TPA、并与日本达成协议,TPP很可能顺利完成谈判。届时,台湾参与TPP正式纳入议程,将成为美台关系中的优先议题,相关走向更值得关注。
|